2:09 下午, 16-6 月-2006

中华民族 – 彝家编帽傣家戴

云南民族风俗十八怪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一览

彝家编帽傣家戴

为了弄清”反戴”斗笠之”怪”,我们在元江、新平一带的傣家村寨数度出没、企图寻访其来历,找到一个说法。在傣族聚居的漠沙乡,我们分别寻访了数十个家庭。每进一门,摄像师就像寻宝者一样,满屋子找斗笠拍,或挂干柱上,或挂于墙上,或扔在杂物堆里。一般而言,有几个女人就有几顶斗笠,可以说斗笠是花腰傣女人的标志性头饰。 当问到”斗笠是怎样来的”,几乎都是异口同声– 老妇女”嗯一一、买一一”小媳妇:”篾帽?买呢广小姑娘:”买嘛!五块钱一顶!” 再问”戴这种斗笠有没有什么说法?为什么是这种式样?”又是嘻嘻哈哈一阵笑–小的说:”认不得”。中的说:”个个都一样”。老的说:”从老一辈就这样戴”。竟是探究不到所以然。后来遇到一位在城里读中专的姑娘,专门回家赶”花街”,并率领本村参赛队夺得了本届比美的第一名。姑娘姓封,人长得极漂亮,对我们的采访,她自有说法:所谓”斗笠反着戴”,是汉族人的看法。我们傣族认为这样好看,尤其是配上我们的民族服装好看,就这样戴了。下田干活,由于帽檐往上翻,不影响视线。又四面透风。如果下雨,因为有一圈边边,可以积住雨水,不使雨水淌到身上来。 封姑娘在当地算是有文化的年轻人,按她的解释。斗笠之所以”反着戴”,一是美观的需要,二是有实用功能。在影视作品和不少摄影作品中,花腰傣小卜少们的形象确实因了这顶斗笠而卓然生辉:帽檐往上略卷,便有了一种向上翘动欲飞的感觉,让人想到中国古建筑中那大大减轻了屋顶沉重感的翘角飞檐。然而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头上饰物和日常用品。花腰傣却从不自己编织,全靠去集市上买。而卖傣族斗笠的,竟是山上的彝族。我们访问了几户傣族人家,见他们也在编织制作一些竹器,如箩筐、簸箕、鱼笼等等,最常见的是”秧箩饭”。因为来旅游的人渐渐多了,精美的小秧箩常受到好奇的外地人青睐,于是成为工艺品上市出售,价格从8元至20元不等,买的人一多,便有了专门制作的人家。我们在拍摄编织秧箩的现场发现,这是一项很需要技术的活计,蔑片被削成很细的丝条,一根根编织,半天才编成一只秧箩。问他们”为什么不编斗笠?”男人们酒气冲天地吼道:”不兴整!几百年都不整那个!给山苏人整!”山苏人”是元江、新平一带的彝族支系,住在高寒山区,贫穷困顿。日常十天半月下来坝子里赶街,卖些山里的货,喝一顿酒,买点盐已辣子,醉醇醇地爬山而归。 我们在一条下山的路口,堵住了一位”山苏”汉子。只见他扛着一小捆箭竹,腰间拴着酒葫芦,背着一个背篼,正要去赶街。间他卖什么,答:”卖给傣族的腰帽。” 正好,我们请他就地编一顶,拍下了整个过程。

据这位”山苏”汉子说:几百年来都是这样,山苏人做斗笠傣族人戴。傣族从来不做斗笠,不是他们做不了,而是他们没有材料。做傣族斗笠的竹子只有山里有,用箭竹或金竹做”撑子”,用”竹衣”做”帽身”,这几样东西坝子里没有,所以成为山苏人的专利。关于这种特别的式样,这位汉子说:只有傣族喜欢这种”翘边”的斗笠,其他民族”不喜欢”。 边说边削竹破鹿,只几分钟就做成一顶。汉子说”我们来赶街,路边砍几棵竹子。来到山脚,咂两口烟,做三五顶篾帽再赶街,卖掉鹿帽买酒吃。”就这样简单,这么随意。”云南十八怪,彝族做帽傣族戴”,这也算得一怪了。事实上,金竹箭竹之类,坝子里也是有的,以花腰傣的编织手艺,做一顶斗笠简直是小菜一碟。然而他们不做,从来就不做,把这手艺、这生意让给山苏人。几百年来都遵守这个规矩,无人破坏。这种不知如何约定俗成的默契,大约反映出两个民族彼此依存的互助互利关系吧。 说到编斗笠,便想到我们在丽江石鼓的竹园村拍摄到的一组镜头:坐落于长江第一湾沿岸的村院里,纳西好乐者们正在演奏纳西古乐,男人们身着羊皮褂,吹拉弹奏;女人们身?quot;披星戴月”纳西装,柔声吟唱。嘴里唱着《水龙吟》,手上编着竹斗笠;唱得婉转动听,编得利索精巧,两不耽误。你想,眼中看见的是条条竹鹿挑来穿去,斗笠在转动中逐渐成型;耳里听到的是”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农家的劳作与儒雅的吟唱交织融汇,刀”是怎样一种美妙有趣的情景!:”种声像并茂给人特感受难以言表。一曲悠然的雅乐唱完,一顶泛青斗笠也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