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上午, 30-7 月-2006

中华民族 – 印度民族,风俗节日

风俗节日

1.印度教徒眼里的婚姻

印度教徒把婚视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他们通过结婚再完成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只有完成了这些仪式才算成婚。这些结 婚仪式中,有的是新郎、新娘烧火转圈,视火为神,祈祷念咒;有的是夫妇二人各把一只脚踏在石上,向神祈祷,共表决心;有的 是往新郎、新娘浑身上下涂抹姜黄,驱鬼避邪,如此等等。这些仪式必不可少,否则认为结婚手续不全。

印度教徙认为,婚姻关系是由天神确定的,因此,这种关系是神圣而牢不可破的。夫妇双方均无权破坏,尤其是妻子,即使有朝一日丈夫不幸身亡,她也无权改嫁,仍应同亡夫保持夫妻关系。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而且不只一个,主要有五大祭祀,即梵祭、神祭;鬼祭、祖祭和人祭。要完成这五大祭祀,必须有妻子参加,否则祭祀无法进行。因此,男子必须结婚,印度教婚姻的目的之一是生儿子。生了儿子,才算完成了祖祭,只有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印度最古的文献《梨俱吠陀》中曾多次提到:没有妻子和儿子的男人是不完全的。古代文献《百道梵书》中对此也有记载:妻子是丈夫的一半,一个有妻子和儿子的男人才是完整的。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也提到:无子之男有罪。因此,在结婚仪式上,夫妇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以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

2.印度的丧葬习俗

印度教一般实行火葬,火葬时,人们把尸体抬到焚尸场或运到河边,用木柴或牛粪焚烧,在抬死者去焚尸场或河边的路上,人们嘴里汪不停地喊著:“罗摩、罗摩是真理。”即罗摩在召唤,死者要回罗摩那里去了,也就是说死者要升天了。有的地方还有边走边敲鼓的习惯,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时向拥来的观众投掷零钱。一般家庭,用普通木柴或浇上煤油或汽油焚烧,而一些富有之家,则用带香味的木材或在上面浇上酥油焚烧。点火之前,长子和家属先绕尸体连转三圈,从右至左。按宗教习惯由长子才能举火点柴,从头开始烧起。点火时,要先从死者的头部烧起。焚尸时,家属和亲朋都要在旁守候,不得离开。但对女人,除死者的妻子外,所有寡妇与无子妇女都不得在场,因为她们属于不祥之物。有的地方甚至禁止所有女子到场。由于死人的头颅不易烧透,所以长子要将它用木棒敲碎。因为人们认为,头颅被敲碎后,死者的灵魂才能升天。若是死者的长子已不在世,可由次子代替,以此类推。万一死者没有儿子,女儿也不能代替,可由死者的侄子或近亲长子代替。所以,在印度教徒看来,儿子的作用非常重要。

焚烧后的骨灰,一般都要撒在河里,让河水冲走。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洗掉死者生前的罪过,变得圣洁,可以升天。印度的河流中以桓河最为神至,它有许多大小河流,把广大的土地造成了肥田沃土,孕育了5000年来的印度文明,因此,印度人很感激它,尊敬它,誉之为“圣河”。人们认为“跳进恒河洗个澡,就可以洗清自己的罪过”。所以,印度的男女老幼都愿意去恒河洗澡,尤其早晨和傍晚,在恒河里洗澡的人拥挤不堪,有些人甚至一天要连洗几次。人们更愿死后在河边焚尸化体,然后再把骨灰撒在河里。因此,不少年迈老人或病危男女,都在死前赶到位于恒河岸边的贝拿勒斯圣城去等死。贝拿勒斯城里的许多印度教寺庙,距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鹿野苑很近,还有耆那教两个教长的诞生处。因此,对印度教徒、佛教徒和耆那教徒来说,这里是个极其神圣的地方。他们认为,一生能来贝拿勒斯一趟,算是莫大的荣幸。所以,历史上许多宗教名人都到过这里。此城至今仍较多地保留着古代文明,庙宇林立,目不暇接,几乎每户人家都有神像敬奉。

因此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租房居住,等待死亡降临。每天都有不少人一个接一个地来此寄居。因此,供他们居住的筒易旅馆,非常拥挤,即使那儿食宿简陋,人们也毫不在乎。恒河水奔腾不息,河岸上人山人海。站在高处,举目眺望,那些焚尸的场面映入眼帘,烈火熊熊,烟气腾空。正在燃烧的火堆旁边,总有尸体停放,那是在排队,等待尸体的焚烧。

尸体火化完毕,家属回家后先要洗澡,否则不能接触别人或任何东西。丧事过后,有的还去庙里拜神,给些施舍,有的还请些穷人吃饭。作法不一,总之做些行善积德的事情。

3.五彩缤纷的节日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而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印度人民自古以来,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许多格调各异,绚丽多彩的民族节日。 这些节日是民族文化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度古代文化史上不可缺少的篇章,也是民族特点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它全面、集中、典型、形象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和理想愿望。

每个民族的节日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都是该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产物,有它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社合条件。早在人类社会 的原始时期它就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前进,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们能力、智力等的发展,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显得丰富多姿。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一定生活要求,也推进和巩固了社会秩序,它独特地起着一种文化功能。

民族节日作为民族风俗习惯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文化范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经济、政治、宗教、思想和生活状况,并影晌着社会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因此对节日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随着时代的交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节日这种传统文化不免显出它的局限性,甚至落后性。所以有些节日也会被淘汰,有些节日则从庆祝方式到市日内容有所改交或增减而被保存了下来,同时也有些新的节日不断出现。

印度的节日,数目之多令人吃悚。有人说,“一年有365天,而印度节日就有366个。”换句活说,节日的数目比一年的天数还多。当然,这种说法虽是个笑话,并不科学,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印度的节日繁多。在印度,较大节日就有百个以上。再加上各邦小的节日,共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无怪总是感到节日放假。我们中国人对此有点不大习惯,但印度人却习以为常,尤其孩子们更是高兴,因为节日期间他们不但有更多玩的时间,还有好吃好穿的。

印度的节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政治性节日。二、季节性节日。三、历史性节日。四、宗教性节日。但绝大多数节日是宗教性的,这同印度笃信宗教有关。属于政治性的节日,如国庆节等,这类节日可以激励人们斗志,财人们进行教育;季节性节日,如秋收节等,在收成前后举行,表达对收荻的喜悦,或祝愿来年有个好收成,鼓励人们努力生产,争取丰产丰收;历史性节日,如烈士节以及英雄人物诞生节等。节日活功中,再一次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联系当前实际提出新的任务,向新的目标前进。前三种节日,总的说来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宗教性节日是另一回事。宗教节日,无非是宣传宗教,灌输宗教思想。而印度这类节日却是很多的,几乎占了印度节日的绝大部分。节日的庆祝时间长短不一,少则几天,十几天,多则长达一月之久。庆祝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多达几十万人参加。节日期间,费钱耗时不说,甚至有的节日里还要死人。如摩格尔・僧格郎迪节就是一例。冬天,人们需泡在水里向神祈祷。虽说印度冬天不冷,但毕竟是冬天,在北方,气温也在零度以下。因此,每年不免有人为庆祝此节而丧生。象这类节日对社会发展没有什么好处,因此,今天已有不少人对这类节日的必要性提出了怀疑,甚至有些人,尤其是一些受道教育的或青年人对此已没有多大兴趣。相反,有些原来没有的节日,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产生了。例如,锡克教的纳 那格诞辰节并非自古就有,而是到16世纪纳那格去世后为了纪念他才有的。又如甘地诞辰节、印度独立节等等之类的节日都属这类。

由此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普及与提高,一些不健康或意义不大的节日会被逐渐淘汰,而一些健康的,有意义的节日也会不断产生,历史发展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