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 印度民族,沧桑的历史

沧桑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印度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已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莫亨殊达罗和哈拉巴的古代遗址便是有力的明证。在那里发现了水井、浴室和复杂的排水设备,还发现了不少家用器皿,油漆的陶器,最古的钱币,雕刻精细的石器,铜铸的武器,金银手镯,项链以及两轮车的模型等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市民的生活情形。有关科学家认为,它比当时巴比伦和埃及还要进步。这些遗址至今对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西北进入印度,打败了达罗毗荼人,并将达罗毗荼人赶到南方。从此雅利安人由印度河流域逐渐向东南发展,移住恒河流域。这一时期,在印度历史上称为“吠陀时代”和“史诗时代”。
公元前600年左右,犀顺那伽王建立了犀顺那伽王朝,国名 摩揭陀(或摩犍陀),国都在旧王舍城。侍至频毗沙罗、阿^世和优陀延王时,建华氏城为国都,国势极盛。后来,由于婆罗门地位逐淅提高,下层人民的处境日益悲惨,阶级矛盾尖锐,在意视形态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的思想升常活跃,于是,耆那教和佛教应运而生。
后来,犀顺那伽王朝力难陀王朝所灭,引起渚侯纷争,出现了社会动乱局面。公元前 4世纪初,希腊亚历山大翻越兴都库什 山入侵印度,占据了北印度。亚历山大死后(公元前323年6月)月护打败了难陀王朝,扣除了希措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孔雀王朝,世裘凡一世纪之久。公元前273年,月护之孙阿育王即位。8年后,阿育王征服了位于今奥里萨邦的羯饶伽国,杀人10五,俘15五,整个战争中死者不计其数,除部分地区外,几乎统一了全印。阿育王也皈依了佛教,并企图把全印佛教化,他第一次集培佛法于华氏城,就佛陀的教义做了一次完整而可靠的缩集。他大力宣传佛教,还派佛僧前往叙利亚、埃及、锡兰、缅甸等国传教。公元前2000年左右,孔雀王朝被南方的安度罗国和北方的大月氏所灭。大月氏人本在中亚,侵入印度西北部后,建都犍陀罗城,称为贵霜王朝。贵霜王迦腻色迦也和阿育王一样推崇佛教,使佛教声势大振,更传播于印度之外,也传到了中国。
公元3世纪,旃陀罗・笈多一世驱逐大月氏,灭安度罗国,建立笈多王国。笈多王朝版图甚广,南至纳巴达河,东北达尼泊尔边境。我国晋代高僧法显去天竺取经(公元399―414年)之时正是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期。
笈多王朝时,政治较开明,经济也繁荣,在文化艺术及科学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被称为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这时出现了许多杰出作家,诸如《云使》和《沙恭达罗》的作者苏陀罗伽,《罗刹娑匀指环印》的作者毗沙迦达多和《小泥车》的作者苏陀罗伽等。大小各18部的《往世书》也是在航多王朝时期形成目前这种格式的,是印度宗教与哲学的总宝库。
笈多王朝终因哒人入侵而死亡。后又有羯若鞠^国兴起,有人认为羯若鞠^国即笈多王朝的复兴。戒日王即位后,国势亦盛,东征西伐,所向披靡,除摩诃剌国外,无不臣服其下。唐代玄奘游印度时,正当戒日王在位。他死后,大臣篡位,国家大乱。此后数百年间,形成小国纷立,互相争霸。改信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乘机自中亚连年入侵,阿富汗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茂德在26年间(1000―1026)就入侵北印度这15次之多,致使印度不少城池被洗劫,寺庙焚毁,无数精美建筑,变成焦土。古尔王国国王穆罕默德从公元1175―1206年也先后 6次出征印度,所到之处,抢劫一空,大肆破坏神庙石柱与建筑,许0多建筑艺术的光辉成就,夷为平地。最后,穆罕默德的部将古杜布・邬丁征服了德里,建立了奴隶王朝。公元1206―1526年间,德里的伊斯兰教王朝前后更换多次,后为北方入侵的强者所征服。16世纪,蒙古察合台汗后裔帖木示的六世孙即喀布尔(古高附) 的酋长巴卑尔于1526年在巴尼巴特打败了德里的洛提王朝,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传至巴卑尔的孙子,即阿克巴大帝时,莫卧儿帝国国势极盛,几乎统一了全印度。他还破天荒地倡导各教归一,他身为伊斯兰教帝王,曾在大庭广众之前于额角上画着印度 教徒所画的符记,腰围拜火教徒所用的圣带,不仅鼓励云游传教的教徒,而且还召集全围各教的代表大会,制定法律,允许信仰 自由。阿克巴以及他后来的两个继承者注重大兴土木,建立宫室,耗资不计其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是其中一例。他的孙子沙贾汗尤其重用红石建筑,印度著名的红堡建成应归于他。奥朗则布对印度教的态度有所冷淡,战争不断,国势大衰。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各地土邦王公纷纷自立,这给后来欧洲人的入侵提供了 可乘之机。以后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接踵而至;相互排挤,最后英法面目决一雌雄,结果法国失败,英固取胜,英国乘胜蚕食印度,扩大势力。与此同时,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并未稍戢,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但是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于1857年终被残酷地镇压了下去,莫卧儿帝国覆灭,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不但在印度建铁路、开矿山、修工厂、办学校,而且还介绍西方的科学文明,也发掘印度古代文化遗产,在印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更重要的是由于英国侵略和掠夺,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灾难和不幸,正如另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打破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铲除了本地社会中一切伟大和崇高的东西”。
但是,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未因此而停止,相反,以各种方式进行了不懈地斗争。
1947年6月3日,英国发表了分裂印度为印度、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方案,进行分而治之。同年7月,英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8月,英把印度的政权移交给两个自治领。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正式宣布成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 突施新宪法,宣布为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