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下午, 05-2 月-2005

中华民族 – 民族风俗志,锡伯族

锡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锡伯族总人口为172847人。其中,辽宁省有120101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33082人,吉林省有3476人,黑龙江省有9181人,内蒙古自治区2848人,北京市有 914人。此外,还有少数分布在上海等其他一些省区。
追溯锡伯族历史,他们10包纪以前活动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嫩江流域。清朝兴起后,他们逐渐被其征服,编入作旗,并先后被调遣到黑龙江和吉林等地驻防。清军入关后。驻守盛京地区的大部分清兵被征调到国内各重镇要隘驻守。为了加强盛京地区的防务,康熙年间,清政府先后从齐齐哈尔、吉林乌拉等地抽调锡伯军民驻守盛 京地区。他们在盛京地区被引以为戒入满州八旗内驻防效力。而未独立设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举兵平定了析疆大小和卓旨在分裂祖国叛乱之后,统一了新疆。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防务,于乾隆 29年(1764年)从盛京(今沈阳)所属的十五城抽调锡伯族官兵1020 名,连其眷属共4000余人迁移到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从此,锡伯族形成了东西分居、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无论是新疆的锡伯族或是留居东北的锡伯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这祖国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都做出了不朽贡献。
“锡伯”这一名称,是锡伯族的自称,口语称“siwe”,书成语为“sibe“。许多学者认为,锡伯族是鲜卑的后裔,其远祖是拓跋鲜卑,近祖是室韦。其历史过程是由东胡分化出拓跋鲜卑,由拓跋鲜卑分化出室韦,又由室韦发殿为锡伯。”锡伯“二字,最早见诸于史籍,是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国之战”的记载中。此后,在汉文史书以及清代档案资料里,则多用“锡伯”二字,但也有用席伯、席白、席北、西北、锡卜、西 等名称的,自辛亥革命以后,则一律用“锡伯”二字。
关于锡伯族名称的由来及其含义,中外史学家及民族历史研究者,解释不尽相同,各有各的说法,一种解释认为,“锡伯”系地名,后来成 住在这里 的部落的名称,一种解释认为,“锡伯”是由地名或部落名发展成为民族名称的,一种解释认为,“锡伯”即鲜卑的音转。持后一种观点的居多。认为古代鲜卑人曾居漠北广大地区内陆们流动性很大,活动地域较广,他们足迹所到之处如山川、地区、城堡、村寨谓锡伯或鲜卑或室韦。
锡伯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的局面。辽宁省锡伯族居住的“锡伯屯”大都坐落在九河下梢涝洼地带。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的南部,地热诚在致东西较高,中部和沿海较低。除松岭、医巫闾山等丘陵山地外,概为广大的辽河平原,这晨的主要河流以辽河流以辽河为主,支流以浑河和太子河较为重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锡伯族主要散居在辽河、浑河以及太子河这三河流域。散居在吉林、黑龙江省的锡伯族则居住在桦嫩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面积广阔,地面平坦,地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灌溉,是宜耕宣牧的好地方。
新疆伯族聚居的察布查尔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直属县之一,它位于新疆西部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面、伊犁河以南的河谷盆 。在东经80度31分至71度43分、北纬43度 17分至57分之间。南边以山为界和昭苏、特克斯两县毗连。北边隔着伊犁河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相望,东邻巩留县,西与前苏联接壤。全县东西最长约90公里,南北最宽有 70公里,整个县境形状恰似一把打开的折扇。全县总面积为4430平方公里,平原战友总面积44.3%,丘陵地区27%,山区占28.7%. 自治县由于地处乌孙山缓坡地及伊犁河谷地之中。所以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体上分为如下几部分:
自治县的南部乌孙山山区(中高山区),海拔1600米以上,主峰(白石峰)3480米。气候寒冷且湿润,年降水量为300-400毫米,是自治县境内的原始森林区。这里多生长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该县的主要夏牧场。
丘陵地带和倾斜平原,海拔650-1600公尺,乌孙山山顶终年积雪,融雪沿着山沟下泻,形成许多溪流,给这一带土地提供了水源。锡伯族挖了许多水渠,灌溉着这一带肥沃的土地。土层厚度随高度差异而不同,一般厚度60-90厘米,多为灌溉灰钙土,其主要土种是黄土,这里土地广阔,草原丰美,宜耕宜牧,是自治县的主要小麦、油料产地,也是春秋两季的主要牧场。
自治县的中部是河谷阶地平原,海拔590-650米,土壤多为草甸土和灌溉沼泽土,土层较厚,地势低平,水草丰美,是该县的水稻产区,沿伊犁河南岸为次生林区,是该地区良好的冬委牧场。
察布查的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由于它处在伊犁盆地中部,东、南、北三面有天山山脉屏障,西部地势开阔,易受北冰洋气流的影响,因而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春天夏初多雨,平无年降水量为200毫米,是新疆降水量较我的地区之一,冬季和初春多雪,积雪厚度一般达 50-60厘米。年平均气温为摄氏8.5℃,最高气温为摄氏38.4℃,最低气温为摄氏-32.6℃,无霜期约165天,年日照时数为2800个小时,大于摄氏10度的积温为3300度。气温、降水量等条件适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察布查尔地区以生产粮食为主,历史上素有“粮仓”之称。全县可耕面积约为300多万库存,其中已耕面积近68万亩(包括军垦面积)。该县的农业主要是灌溉农业,一年一熟。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大麦和糜子,油料有胡麻、油菜、油葵;经济作物有甜菜、豆类、烟草、麻类、马铃薯、瓜果和蔬菜等。
全县森林面积94.38万亩。平原农区人工林面积12.5万亩,河谷次生林面积2.77万亩。主要树种有新疆云彬、雪岭云彬等针叶林,山场、山柳、山楂、山揪、忍冬等阔叶树,沙枣、沙棘、海柳、柽柳、骆驼剌等灌木,还有野苹果、山杏等。人工林的树种有新疆杨、银白杨、北京杨、箭杆杨、白榆剌槐、白蜡、复叶械等。经济林木有苹果、葡萄、杳、桃、文冠果、大沙枣等。药材类有党参、贝母、甘草等,高山上还有名贵的雪莲。
察布查尔县是一个灌溉农业区。察布查尔县的各族人民修渠引水有着丰富的经验,灌溉农业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早在1802年以前,就有从伊犁引水的富宁渠(今稻田地)。从山区引雪山水的阿帕尔渠、多兰图渠阿狮兰渠,这些渠道工程比较艰巨。所有的山区河流、大小泉水,无一不被利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洪水,在河流左右岸、上下游都修建有渠道。
1802年,锡伯族人民在图伯特的倡导和主持下,开始了修建察布查尔大渠的壮举。每年派出500名屯垦戍边的士兵参加凿渠工程,经过六年的艰辛劳动,1808年建成了东西长200里的大渠,随之“驯养田千顷”。这是新疆水利建设史上的壮举。
新中国成立前,察布查灌溉面积有196395亩,人均水浇地近6 亩。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并在国家的支援下,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积扩大到522174亩,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察布查渔产锡伯自治县有丰富的物产资源,除农业、森林、水利资源以外,牧、渔、野生动物及矿藏资源也非常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牲畜主要有牛、羊、猪、驴和骆驼等。此外,自治县还是站柜台主要产猪区之一。畜产品有各种皮张、毛绒、肠衣、马鬃、马尾、猪鬃和酥油、奶粉等。
伊犁河渔业资源也较丰富,出产鲤鱼、草鱼、扁鱼、鲢鱼和鲟鱼等多种鱼类。其中鲟鱼体大无刺,肉细味美 ,一般每尾 20-30公斤,大者可达100公斤左右。沿河一带的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双发燕尾服了渔业生产,开辟了许多养鱼场,渔业生产的水面积约3600 多亩。
察布查尔县林区和未开垦的芒地里,麝鼠、旱獭、马鹿、野猪、狼、豹、熊、黄羊、狐、獾、雉、雪鸡等珍贵野生动物很多。察布查尔县的矿藏也比较丰富。其中煤的储藏量相当丰富,煤 质优良,供应本县及伊宁市、巩留等地区的民用煤和工业用煤 。除煤 之外,还有铁、铜等金属和铀等稀有金属矿产以及可制高标号水泥的石灰岩和芒硝,同时还发现了水晶石、玛瑙、云母、石英砂等矿藏。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察布查尔地区有不少文物古迹,这是祖国边疆地区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古代民族流动比较频繁,加上屡遭兵燹,故保存下来的很少,现主要有:乌孙古墓。坐落在爱新舍里镇依拉齐牛录村以北,有两座,相距400米左右,地面部分为圆形大土堆,墓顶较平,东边一个墓占地约3-4亩。
银顶寺遗址。即海努克庙,地处海努克镇 。17世纪70年代初,准喝首府从和布克塞尔迁到伊犁后,为策亡阿拉布坦所建,与伊宁市的金顶寺隔河相望(此两寺为伊犁地区最早建筑的喇嘛庙)。遗址周围残瓦、碎砖到处可见,也出土不少珍贵文物。
准喝尔台吉宫殿遗址。坐落在爱新舍里镇乌表演牛录村东北角。 30年代犹清晰可见遗址的土丘和残瓦碎砖,1937年在此处新开大街时夷为平地。
准喝尔王公、贵族游玩划船池,有三处。一在爱新舍里镇乌珠牛录村西2公里处,占地约200亩左右。水源早已被用来藻田,干涸已久,现在辟为良田。另一处在扎库齐牛录镇(公社)和塞牛录村以北 2公里处,占地近百亩,东、西、北三面围堤犹存,高约2米左右,南为坡地,该村曾用作养鱼池。再一处也在该村东北4公里处,占地约300亩左右。池中有荷花,池内中央建有亭榭,当地群众称其为“茶花池”。把亭榭倒塌而成的土堆育迹称为“土船”(形状酷似一艘船)。现在已辟为稻田。
金厂沟。在扎库齐牛录(乡)查干布拉格村东边。相传 为准喝尔时期的金库的所在处,毁于兵燹。清代曾有不少人在此处挖金,故名“金厂沟”。
靖远寺。会落在孙扎齐牛录村北,建于清代,是伊犁八大喇嘛庙中建得较早的一个,占地50多亩,整个庙宇分前、中、后和东四院。庙宇主体建筑在中院内,坐北朝南,布局严整。有前殿、中殿(已拆除)、正殿和左右配殿,并有钟楼、鼓楼相应而立。整个建筑飞檐重叠,雕梁画栋,精工细刻,尤其是正殿,为二层楼建筑,高达8米多,尤为精致,气势颇为宏伟壮观。只因年久失修,现已开始倾塌。靖远寺的建筑,对研究清代锡伯族的建筑和雕塑艺术有很高的价值。图公生祠。会落在距县城以东约45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渠首,北依伊犁河。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察布查尔大渠竣工后修建。因系图伯特正世时所修,故名图公先祠。建筑面积仅30平方米,但工艺精湛,雕梁画栋,玲珑精美。屋内正壁绘有公彩像,正门面额挂有一木制匾额,上用锡伯文书写《郅治圣明》,左联书写汉译文为“仁政堪比右贤瑞发呈祥”,右联汉译文为“功勋垂后代宏德布四方”。该祠直至解放初期犹存,后被毁。
锡伯族聚居察 布查尔地工,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据史籍记载,察布查尔地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是塞种人的游牧地。塞中人原名“允戎 ”,原游牧于甘肃省西部的敦煌一带,后来被月氏排挤而西迁。天山以北包括阿勒泰巴尔喀会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他们的游牧地。关于塞种人的社会性质,据史籍记载,汉初月氏西迁时,塞种人的首领已称“塞王”,这无颖是一种政权的标志,这说明在那以前他们就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月氏原来也是居住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前 3世纪末,匈奴昌顿单于率兵打败月氏,迫使月氏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原塞种人的游牧地区,塞种人多被迫南迁,于是察 布查尔又成月氏人的游牧地。公元前162-161年,匈奴同乌孙共同击败月氏,月多被迫从伊犁迁出,乌孙留居其地。
乌孙由甘肃河西一带迁到伊犁河以南(包括前苏联境内的伊塞克湖周围)的广大地区后,察布查尔就成了当时乌孙的主要游牧地区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当时乌孙内部已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富有者占四五千匹马,而一般牧民却十分贫困。当时汉朝日益强大,匈奴奴隶主不断侵扰乌孙和中原地区。为了共同抗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掠拢,乌孙便与西汉王朝建立了亲密关系。汉武帝曾先后将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昆莫。这种旨在加强政治联系的通婚关系,大大加强了汉朝和乌孙政治上的统一。公元前59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后,乌孙归西域都护府直接统辖。
公元5世纪到12世纪,先后有柔然、悦般、西突厥和契丹(西辽)等游牧民族在察布查尔土地上劳动生息。这些部落都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702年,唐置北庭都护府,察 布查尔直接归北庭都护统辖。
1219年,成吉思汉征服中亚地区后,伊犁河流域被划入成吉思汗次子察哈台的份地之内。察哈台汗首府设在伊犁河北的阿里麻里城,察 布查尔成为其主要牧场。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以后,察布查尔地区归元朝阿进而麻里行省管辖。16世纪以后,西蒙古厄鲁特准噶尔部逐渐强大,并排挤其他蒙古部落,取得了统治地位。后来,噶尔丹把他的大本营从布克赛尔转移到伊犁河谷。这时察布查尔成为准噶尔政治、 宗教中心。准噶尔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对人民的统治,尽力提倡喇嘛教,以之欺骗部民。策唐朝阿拉布坦(准噶尔大首领)在伊犁河北(现伊宁市)修建了固尔扎庙(金顶寺),并移维吾尔族人民到伊犁屯田。屯种的地域仍然是以前维吾尔族人民为准噶尔种田的有水源的地方,在察布查尔有霍吉格尔、海努克和奇特木等地。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政府在伊犁设伊犁将军(全称“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两路。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廷为了伊犁 加强地区的防务,从辽宁盛京(今沈阳)所属十五城抽调4000余人,迁徙到伊犁河南岸察 布查尔地区屯垦戊边。他们于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进驻伊犁河南岸。次年由原来的6个牛录增编到8个牛录,组建了锡伯营,隶属于伊犁将军管辖。锡伯营八旗是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组织。旗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战时从征,平时务农,每年又定期进行操练。他们在伊犁河流域防守18处卡伦,还要到喀什噶尔、塔巴哈台等地进行换防,并且协助其他各营防守 卡伦、台站。
1882年(清光绪八年)新疆建省后,伊犁地区仍设将军,但其管辖范围只限于伊犁和塔城地区边防。伊犁将军所辖行政建置设有伊塔道,锡伯营沿袭旗营制,属伊犁将军锡伯营领队大臣直辖;1912 年5月(民国元年),锡伯营属伊犁镇边使署辖;1915年新疆省都督杨增新将伊犁镇边使署改为伊犁镇守使署,原锡伯、索伦、察哈台、额鲁特四营俊在臣改为四领队官,归他直接管辖;1937(民国二十六年)废锡伯营,置河南设治局;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改设河南县,后因与河南省同名更名为宁西县。1944-1949年伊、塔、阿三区革命时期仍设县,通称苏木尔县;1949年12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进驻伊犁,同三区民族军胜利会师;1950年6月召开了全肥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宁西县人民政府。1954年3月 17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宁西县更名为“察布查尔”,并成立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确定了以锡伯文为自治县行使职权的主要工具,对上行文时附以哈萨克文、汉文译文,对下行文附以维吾文、哈萨克文译文。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建立,实现了锡伯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夙愿。 1957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锡伯族人民也和各族人民一道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
新疆的锡伯族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锡伯族奉命调遣,在伊犁地区屯垦戊边后,同新疆的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反对国内的分裂势力,为祖国的安定和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9世纪20年代,匿居浩罕的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张格尔在浩罕的支持和英帝国主义的参与下,进犯新疆南部,戕害无辜的群众。锡伯营总管额尔固伦,奉伊犁将军的命令率领锡伯、索伦营的旬伯子弟 690余名,奔赴南疆,配合清军剿匪,立下了汗马之功。锡伯巴甲讷松阿、舒兴阿等在喀尔铁盖山活捉了张格尔。
1830年8月玉素甫和卓(张格尔之兄)在浩罕的挟持下进围喀什噶、英吉沙尔,锡伯营总管第二次带锡伯官兵出征南疆,与清军和维吾尔兵紧密配合,英勇奋战。12月清军先后将英吉沙尔、喀什噶尔两城解围。玉素甫和卓仓皇逃走。
1864年(清同治三年)全疆爆发了农民起义,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然而革命的胜利果实却被封建主、宗教上层所篡夺,以迈孜木杂特为首的封建主乘机在伊犁建立了“苏丹汗国”,对各族人民进行血腥统治,锡伯族人民也遭到空前浩劫。锡伯族人民对他们分裂祖国统一的活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并反对阿古柏侵略。当清军西征围剿阿古柏时,除官兵浴血奋战外,几年内陆续把各牛录公仓储存的960万斤粮食送到惠远城,大力支援伊犁河北军民的反抗斗争。
1871年(清同治十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对伊犁各族人 进行殖民统治。沙俄强占伊犁之后,即强行废除伊犁地区原有的行政建置,而将沙俄在哈萨克及中亚地区的殖民制度强加给伊犁人民。他们在伊犁地区派驻少校一名,作为最高殖民长官。在固尔扎城(今伊宁市)、博罗布噶苏(位于今伊宁市东北)、海努克回房(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绥定城等分置俄官四名,管理民众,沙俄肆无忌惮地将我国的伊犁划属于沙俄土耳其斯坦总督所辖的斜米列契省。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永远霸占我国伊犁,沙俄擅自安俄台,严密把守,并时常向各族人民逼索银物,索要户口册籍,逼迫当地驻防各营官兵及各族人民降服俄国。他们这种逼降活动遭到各营军民的坚决反对。锡伯营军民同沙俄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总管喀尔莽阿坚决站在各族人民一边,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俄国屡次交办之事,抿不遵办”,并且将伊犁情形禀告伊犁将军;锡伯营防御吉尔噶布委官德本泰因反抗沙俄的殖民统治而被沙俄官兵鞭打。当时他们的抗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锡伯营军民的斗志,他们表示“同心能死,不降外夷”,给侵略者以应有的痛击。喀尔莽阿被沙俄当局押解出伊犁,到塔城后奉荣全、金顺之命开荒造田,屯积军粮为驱逐阿古柏势力和收回被沙俄殖民统治的伊犁做好了物质准备。
1912年伊犁爆发革命党人领导的起义。革命党人将原来的锡伯、索伦、察哈台、额鲁特四营组成国民革命军,在杨赞绪亲自领导下,开赴乌苏、精河一带,阻击前来镇压起义的袁大化军队。锡伯营派出的两千名子弟中就有一百余人为拥护共和制、反对帝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4年三区革命爆发,当革命斗争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伊犁、塔城等地的锡伯族知识分子、青年、农民纷纷参加了新建的三区民族军。察布查尔(原锡伯营)有150名锡伯族青壮年和知识分子组成了一个“锡伯族独立骑兵连”;塔城和霍城伊子嘎善乡的锡伯族也各组成一个排。这一支队伍仅仅经过四、五个月的训练,就投入了非常激烈的战斗。1945年5月,在有名的永集湖、八家户、精河三大战役中,“锡伯族独立骑兵连”配合兄弟部队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出色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并且乘胜追击,直抵玛纳斯河。由于这次的阻击战是决定三区革命成败的重大战役,国民党使用了几倍于民族军的兵力,决心直捣伊犁大本营。而锡伯族独立骑兵连,誓死坚守阵地,半步也不退让,并坚持到援军到达,因而荣获了“英雄连”的称号。有34名锡伯族青年光荣地献同自己宝贵生命。
在东北,辛亥革命后,沙俄仍霸占着大小兴安岭地区。由于中东铁路的通车和黑龙江沿岸汽舯的通航,沙俄在沿线沿江地区大肆掠夺矿产、木材、皮革、还驻有军队,设置警察,无恶不作。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期,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人民同各族人民一起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展开了顽强的斗争。1927年,延边海关奉命对日商收二五附加税(即在原定税额上每100元再加收25元),但日本领一馆却指使日本商人抗拒不交,纵容他们捣毁了海关仓库,抢劫海参关的财物。因而激起了延边人民的公愤,广大群众涌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东北地区的锡伯族人民也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此后,在反对军阀张作霖以吉林省五条铁路权作抵向日本借款的斗争中,锡伯族的爱国知识分子关俊彦等和各族爱国人士一起组织了工农商学各界联合会,与封建军阀出卖主权的卖国行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