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 上午, 29-6 月-2006

中华民族 – 民族风俗志,撒拉族

撒拉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低少的一个民族,据1982年统计,总人口约六万九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表海循化拱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县甘肃省积肥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用夏河县一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伊宁等地也有少量撒拉族居住。散居在各地的撒拉族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而从循脂地区陆续迁出的。他们在与汉地各族人民自欺欺人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在生活习俗和语言、服饰等主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还保留着一些固有的民族特性。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汉文史书记载中,对撒拉族的称谓有十几种之 多,大部分是”撒拉尔”或”撒拉”的不同译名。如”撒剌”、”撒剌尔”、”沙剌”、”沙剌簇”、”萨拉”、”萨拉儿”、”撒拉尔”、”撒喇”。清乾隆以后在官方档案中还用过含有民放歧视意味的称谓,如”撒拉回”、”撒拉回子”、”撒拉番回”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这一民族称谓在1954年循化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撒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劂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语组。撒拉语与同语族的其它语言如乌兹别克、土库曼、维吾尔、哈萨克等语言一样,属于粘着语类型的语言。语言内部比较一致,没有方言差别,只是根据语音和词汇上的某些差异,划分?quot;街子”和”孟达”两种土语。撒拉语保存着元音和谐的特点,但唇状和谐已经松驰,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的元音上。在固有的词里,元音的清化现象比较普遍。塞音和塞擦音没有清浊区别,只有肖音送气和不送气两套。各种构词和构形的附加成份比较丰富。撒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定语和状语都在中心词的前面。由于长期同周围汉、回族人民密切交往,撒拉族语言吸收了不少外来借词,尤其是解放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类借词越来越多,大大丰富了撒拉族的语方。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撒拉语中也掺杂着少量阿拉伯、波斯语借词,主要是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上的词。撒拉语中也有一些藏语借词,不少撒拉人还会一口流利的藏语。
撒拉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使用汉文作为书成面交际工具,并且兼通汉语。以最近发现的的《杂学本本》中可知,过去曾有一部分职业宗教人员用阿拉伯文拼写过撒拉语,现在民间也有一些人使用这种文字。
撒拉族的三个聚居区(即循化、甘都、大河家)都在黄河沿岸,相互毗邻,自然条件基本相同。
撒拉族主要聚居的循化县,位于青海东部,在北纬35.5度、东经102.3度之间。它东接甘肃临夏,南临甘肃夏河和青海同仁,西靠尖扎,北隔黄河,与化隆、民和相望。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境内有宁(西宁)临(临夏)公路通向甘肃,是沟通甘肃、青海一条交通要道。另有循(循化)同(同仁)公路通向青海南部。
循化境内山峦起伏,四周环绕着大力加山、那浪山、古毛卡山、小积石山,还有唐赛山、孟达山、奥土斯山等在境内蜿蜒起伏,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山间沟渠纵横,由南北下,汇集成东部的部水河、西部的街子河,并由两侧分别流入滚滚黄河。解放前,农民无力利用黄河水利资源,眼见河水流经县内,却常遭旱灾,被称为”干循化”。解放以严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兴修了各种水利设施。1958年建成了黄丰渠,全长20余公里,在循化地区第一次实现了引黄河水灌溉问题。三十年来还先后建成许多小型水库、水渠涝地、机电泵站,开辟了水源,扩大了灌溉面积,大大改变了循化县的干旱面貌。
循化撒拉族聚居区、经隆甘都乡、甘肃大河家都属川水地区,是黄河峡谷形成的小平原,旧称”积石川”。这里地势平坦,海拔约一千八百公尺。气侯温暖,最高气温达摄氏33.5°最低温在8.7°左右。降雨量年平均约260毫米,多集中在秋季,形成了春夏干旱、秋季多雨的现象。无霜期约220天,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土壤多系红粘土,适宜农作物生长。循化的浅山地区,海拔渐高,约二千二百公尺左右。年平均气温约摄氏6°至7°,无霜期180天,一年一熟。土壤多系白沙土,水土流失较严重。 县境南部居住的主要是藏族,这里的地势较高,称脑山地区,海拔三千公尺,最高达四千多公尺。年平均气温摄多4°至5°,无霜期120天。土壤肥沃,多为黑钙土,有天然森林和草原。
撒拉族聚居地,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农产品种类繁多,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洋芋和豌豆、蚕豆、大豆等。油料有油菜、胡麻。黄河沿岸川水地区盛产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撒拉族有经营园艺和花卉的传统习惯,很多人家都有果园和果树,裁培梨、杏、葡萄等果品;还种植西瓜、葫子、小葱、大蒜、韭菜等二十多种瓜菜,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供应周围的农牧业对工。孟达、白庄、查汉都司、大河家盛产核桃、花椒。辣椒和花椒是稹经的土特产,名扬省内外。山区出产大黄、党参、甘草、秦艽、黄芪、活、麝香等百余种药材。解放以后,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循化的自然条件,改革耕作制度,实行科学种田,发展各种农作物的优良品种,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瓜果也增加了新的品种,出现了许多以”元帅”、”金帅”为主要品种的大面积苹果园。还有香甜可口的梨蕉犁、莱阳犁、苹果犁、北京鸭犁以及西红柿、黄瓜等。
畜牧业主要饲养牛 、羊、骡、马和鸡、鸭、兔等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有狐狸、石羊、黄羊、猞猁、獐子、白鬓、狼、旱獭、野鸡、马鸡、雪鸡等,近几年还发展了养鹿业。
街化东部和西南部山区,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森林,有云杉、油松、华山松及木质坚韧的旬剌、青冈树等耐寒树木。川水地区有人工种植的场、柳、榆、椿、槐树。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约为57万亩。
循化地区有铜、铁、黄金、磷、云母、石膏、芒硝等丰富的地下矿藏。
撒拉族先民大约是在元代从中亚的撒马尔罕迁徙到今循化地区的,至今已有七百年左右历史。由于撒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代王朝的典籍中也缺乏对撒拉族早期历史的记载。所以,关于撒拉来源的资料主要依靠流传在本民族的口头传说。其传说是这样的: 在中亚的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合莽弟兄俩,他们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当地统治者–国王的忌恨和迫害。他俩遂率领同族18人,牵了一匹白骆驼,驮着故乡扔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方寻找新的乐土。一行人经天山北路进嘉峪关,旋经肃州、甘州、宁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临羌等地辗转来到今夏河县甘家滩。打开有40个同情者,追随他们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达圆珠沟(贵德县境内),有12人留了下来,其余28人在甘家滩与尕勒莽等相遇,便同行进入循化境内。经夕厂沟,越孟达山,攀上乌土斯山。这时天色已晚,苍茫中走失了骆驼,便点起火把在山坡寻找,后人就把这个山坡叫”奥特贝那赫”(即火坡)。当他们到了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为”唐古提”(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们眺望街子一带,眼见土地肥美,清流纵横,实是一块好地方。下了山坡,见一眼泉水,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一尊。众人喜出望外,试量了水,土与所带故乡有水、土重量一样。于是决定定居下来。
传说中有些带神话色彩的情节,如:骆驼化为白石等,显然是后人附会之说,自不足为信。但是传说中的主要内容,即撒拉族先民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来的历史,被近年来许多历史学家的考证所证实。祖圣尕勒莽、阿合莽的坟墓和抄写本”古兰经”仍在街子清真大寺内。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中记载:”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库曼境内)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族共一百七十户,离开此地东行到了今天的西宁附近定居下来。”
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很相近,周围的回族便成为补充撒拉族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从现在撒拉族的主要姓氏来看,有韩、马、冶、何、沈、陈等二十余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由周围的回族转成的。街子沈家村庄的撒拉人就承认自己本是河州(甘肃宁夏)迁来的回民,后来成了撒拉族。《循化志》(卷五)记载了从河州迁来的回民,经几代繁衍变成撒拉族的事例。还说?quot;又有从内地回地迁居工内省,亦为所属。”即从内地迁来撒拉族聚居区的回民,也变成了撒拉族。撒拉族中也吸收不少汉族的成份。《循化志》(卷四)说,当地汉人”历年既久,一切同土人”。据明朝张雨《边政考》(卷九)记载,到嘉靖年间,撒拉族人口已达”男妇一万名口,”约二千余户。
从上文所述可以看出,为数不多的撒拉族先民迁来中国,在祖国大地上形成为民族,是历经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他们在循化定居后,不断吸收新的成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撒拉族。
撒拉族地区的建置沿革情况是这样的:循化地区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历史上居住过不同的部落、部落和民族。考古资料表明,古代羌人就在这里生息活动过。从出土的卡约文化、马家窟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文物来看,他们已经懂得磨削石器、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制造陶罐等生活用具。这些远古文化与甘肃地区的洮河、大夏河流域文化属同一文化系统。又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有密切联系,已处于新石器时代。
秦以来,循化为雍州地。殷周时,此地居住的是羌戎,或称氐羌。春秋时期,”秦穆公辟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循化属于秦塞外地。
西汉时期,循化纳入全国统一的郡县制度体系,为金城郡河关县地。它的南部则为金城郡白石县塞外地。至后汉,废金城郡,白石县归陇西,河关地改属白石县。至晋朝,复为河关县。晋永宁中,分西平界晋兴郡,循化属晋兴郡临晋县地。以后,曾被前赵勾奴族首领刘曜占领。符坚天凉,循化复归前秦(氐族),其后为西秦(鲜卑族)所有。后来吕光(后凉氐族)攻克临洮、武始、河关等地,置浇河郡,循化属浇河郡。后入于吐谷浑、旋为南凉(鲜卑族)秃发鸟弧所取。西秦乞伏炽磐遣卡将讨吐谷浑,据浇河郡。后东迁,浇河郡地复归吐谷浑所有,直至元魏(北魏)。后周(北周)逐吐谷浑,循化为洮河县地。隋朝改洮河县为河津县,唐朝废河津县置米州及米川县(河关县故地)。州旋废,属河州。高宗永徽六年(655)移县治于黄河以北,改属廓州。此后,因吐蕃强盛,时常侵扰,史称”吐蕃俟积石军麦熟,岁来取,莫能禁”(《循化志・建置沿革》)。黄河以南遂无郡县,多立军所。循化即唐所建积石军地,后又改为镇西军地、按威军地、曜武军地。宋复为积石军为州,元朝固之,积石州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废州改所,循化为河州边外地,立保安、起台二堡。
清初沿袭明制,循化仍为河州边外地。雍正八年(1730)”始立循化营保安堡属焉”(《循化志・建置沿革》),属河州镇辖。1731年9月修城池竣工,雍正皇帝命名为”循化”,意为遵循王化。这是循化地名的由来。乾隆二十七年(1762),移河州同知于循化营,称循化厅,隶兰州府。道光三年(1823),循化厅改属西宁府。
民国以后改西宁府为道。循化厅也于1912年改为循化县,属甘肃西宁道辖。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循化县便归青海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青海地方统治者马步芳政权为了加强对青海各族人民的统治,成立了”厉行保甲委员会”,每县设分会,推选保甲制度,循化也不例外。但正式实行保甲制稍晚。民国二十七年(1937)全县共划分10个镇、11个乡、105个保。
除上述行政归属外,撒拉族地区在历史上还形成了一种名为”工”的行政区划单位。工者,”干”字的变音。”干”突劂语是城镇的意思。最早出现”工”的名称,是在清雍正八年的粮册上。当时,以县城为中心分为十二”工”。城西为上六”工”,即:街子、草滩坝、查加、别列、查汉大寺、苏达、张尕、夕昌、崖曼(乃曼)。清乾隆四十六年,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失败后,人民遭受屠杀,人口锐减,于是将十?quot;工”并为八”工”。上四工为街子、查加、苏只、查汉大寺(今改为查汉都司);下四工为清水、张尕、崖曼、孟达。当时上四工有46个村庄,下四工有36个村庄,共82个自然村。以后经一百多年的相对稳定,撒拉族人口又得到了发展。一些迁居到邻近地区的撒拉族,在化隆县境内形成了甘都工、卡尔岗工、上水地工(亦称群科工)、黑城子工(亦称扎巴工)、十五会工(化隆县城附)五个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撒拉八工,外五工,藏族六沟,中原四庄”(中原指回族居住的瓦匠庄、托坝、钱尕拉、沙坎塘四庄,亦称河沿四庄),形象地概括了循化各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总的来看,撒拉族地区解放以前的建置沿革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一、先秦时期;二、西汉至明末时期;三、清王朝时期;四、民国时期。前两个时期,循化地区还没有形成为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独立的行政区域。到清初,仍为河州边外地。民国时期循化县的行政区域才基本固定,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