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 上午, 19-2月-2006

中华民族 – 竹筒当烟袋

云南民族风俗十八怪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一览

竹筒当烟袋

    吸烟者对烟具的讲究,大概如同读书人干文房四宝。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虽然样式大小有异,但其构造都一样,如果绘制说明书,则可将其一分为二:筒身、烟嘴、如此而已。 筒身部分,一般长80至90公分,直径10公分左右。在筒身下部约三分之处,切一斜口,插入由竹管–直径二公分左右一一做成的烟嘴,烟嘴小孔周围包铜片一圈,顶端刻嵌羊角状小角两只,呈V型,中间便于放置火引,水烟筒上最讲究的部分莫过于烟嘴了:有用唬铂的,有用翡翠、玛瑶的;连接处镶金嵌银,下端挂有丝穗,作为装饰。当然,不是每一个吸烟者都如此讲究。

烟嘴竹管插入筒身的位置是”这只烟筒好不好抽…的关键所在,插入的位置过高,则因入水较浅而”翻不起水”;插入过低,则因入水过深而”翻不动水”。故有经验的师傅,均视筒身长短粗细,准确选择开口处,使其高低合适,深浅适当。吸抽起来不费力气,响声低沉厚重,烟丝燃烧均匀,烟气浓郁量多,如此可称佳品。 制作烟筒,则根据竹材不同而方式不同,一般而言,取粗大竹子为材,劈为竹坯若干,保留翠绿竹皮。使各块竹坏呈一定弧度,便于互相隼接,终成圆筒。备好料后,浸泡、风干若干时日。然后逐片修整,逐坯搭配,凑成圆筒。底部嵌入竹节或木制底盘,务需严丝合缝,接缝处涂上牛皮胶,不使漏水,圆筒上大箍三匝。箍,有用竹皮扭线者,亦有用马口铁皮打箍者。最普遍的是采用镀铜铁皮为箍者,看上去绿筒金箍,灿然耀眼。三匝金箍分别箍于筒身之底、烟嘴插入处及筒顶吸口处。烟嘴嵌入处的接缝,或上牛皮胶,或上沥青,讲究的则上环氧树脂,也须得一丝气不漏,一滴水不渗。做好后,装水试吸。不漏气、水的检测方式是:以手指按住烟嘴小孔,然后吸,吸之不动为好,猛一放手,有水白小孔中飚出为好。另有一些较特殊的制作方法,如滇南金平、河口一带,竹坯劈成细条,宽仅一二公分,三五十条竹坯方可箍成圆筒。又有更巧的工匠,将粗大竹坯劈成细条时,两三根竹坯上的竹皮相连不断,而坯条之间不相连,如此制成的烟筒,称为”连皮烟筒”,售价颇高。

而在元阳、绿春的哈尼族那里,则有取粗竹筒整根制成烟筒,当中竹节打通,只留底节,更是简单易行,称之为”独筒烟锅”。至于城镇,则有以马口铁皮卷制而成的水烟筒,称之为”铁皮烟筒”。而在锡都个旧,更有工艺大师李宗泽创制的”锡制烟筒”,银色夺目,精巧之至,上雕花草鱼虫。该件烟筒作品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列为国家珍品。

西畴特产的清香本水烟筒,花纹多姿多彩,有像山水,有似花草,有如翠竹,有若青松,筒上或加铜箍,或加银箍,刻有龙凤鸟兽。扣手如虎头昂扬,烟嘴如鹰爪捕物,也算得是水烟筒中珍品。 在云南各地民间,还可见到一些特殊的水烟筒。例如”炮弹壳”水烟筒,山前线士兵用缴获的炮弹壳,仿竹烟筒样式制成,别有一番意思。就地取材,而令还有用塑料筒、易拉罐制成的水烟筒。不知往后还会出现其他什么样的,水烟筒上也打着时代的印迹。

我曾在个旧马拉革锡矿的工人宿舍内,见到一根巨大的竹制水烟筒,长达1.2~1.3米,直径达20多厘米,装进一只皮球绰绰有余。当时,工人们见我好奇,便让”咂两口”。我双手搂抱,凑上脸去,室内一阵哗笑,想必是整个脸都进了筒口,只留头发在外了。一位矿工汉子当场表演,只见他侧了头,用一半脸面遮注吸口,把嘴一歪,只用歪嘴一一角吸气,立时筒中浊浪翻滚,声若雷鸣。而烟嘴点火处,则专门需另一个人操持,与吸烟汉子彼此配合,因烟筒过长,吸烟汉子的手够不到烟嘴。 还有极小的水烟筒各地可见,所见最小者,竟是友人自澳门购回的,长只10多厘米,却一应俱全,轻轻巧巧把玩于手指、掌间,装上水,嘬起嘴,一样吸出好滋味!

水烟筒中品滋味
吸水烟筒,没有烟丝不行。烟丝,俗称”刀烟”,即”用刀切成的烟丝”。刀烟,又称”晒烟”,以蒙自新安所刀烟最为有名,其色黄、丝细、味厚。其次通海烟丝也颇有名气。 切刀烟的工具是一条形四脚凳,顶端设刀具,刀置木槽中,烟叶叠齐,一点点”喂”进去。切烟人骑于凳上,把烟叶卡死,露出一小段,然后那烟刀自槽中往下切,切得越细越好。切成的烟丝整整齐齐码成四方形。一眼看去形如整体,用菜叶包住,上市场零卖。 买烟人先看色泽黄个黄,次看切得细不细。卖主见其有意,一般要请买主就地品尝。只见买卖双方如亲朋熟人,一同蹲干地上,抵时抵足,好一幅市并谐趣图。 吸水烟也讲究功夫。烟丝的装填要不紧不松,这是手上的功夫;吸烟的力道要大小适中,善吸者能吸得有板有眼,这是嘴上的功夫。

不会吸水烟筒的人第一次吸,没有不闹笑话的。因为吸气憋气的技巧不熟练,先是把筒中水从烟嘴里”冲将出来,把烟丝火冲熄;再是换气时水自筒口突然喷出,浇得衣服裤子一片烟水臭;三是吸入烟气大多。呛到肺中,大咳不止。以上三关,任何学吸者均要遭遇。 精干此道者,那悠然自得、自我陶醉的神态令人羡慕:蹲于墙角,烟筒斜置,一手持火捻兼把持烟筒。另一手揉搓一小撮烟丝于烟嘴上,均匀地盖住小孔。火捻举到嘴前,曝口一吹,吹时需有顿住的功夫,发出”噗”声,火捻则应声燃起一小小火苗。持火苗点燃烟丝,同时吸气,空气穿过烟丝而助燃,只听筒中呼噜呼噜水响不止。约二三十秒,烟丝燃尽成灰白色,满筒中青烟弥漫,然后抬嘴一放,自肺中呼出烟气,稍歇片刻,再闷头空吸一二口,把筒中残留青烟大部分吸尽吐出,至此算得一个回合,如此这番几个回合下来,吸足十分钟左右,再传给下一位瘾君子,轮流过瘾。 独自受用也好,当众过瘾也罢,总显出心平气和、周身通泰、神情舒适的派头;不论姿势如何,都一律地专注干呼吸吐纳的投入神态;令自己、令旁人都俨然进入悠然闲逸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