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下午, 04-2月-2005

中华民族 – 独龙族服饰

独龙族服饰


    独龙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两岸,另有部分散居于贡山县北部的怒江两岸。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人口5816人,是中国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
由于直到解放前独龙族社会还停留在父系家族公社解体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刀耕火种,仍以刻木结绳记事,因而多数独龙族人真正穿上衣服还是解放后的事。据记载:独龙族人“男女均散发,……两耳皆穿,或系双环,或系单环,或以竹筒贯之。不知缝纫之法,男子上身但用麻布一方,斜披背后,由左肩右腋抄向胸前而拴结之,下身亦仅以麻布一块,用于臀股前后,遮羞而已。女子则以长麻布两方,自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男子左佩利刀,右系篾箩,女子头面鼻梁两颊及上下唇均刺花纹。男女颈项皆悬车渠烧料等珠为饰,有悬至数十串者。”直到前几年,有人在独龙江畔个别偏僻的寨子里仍看到使用“遮羞板”和“兜档布”的情况。这无疑为研究人类服饰的发端问题提供了现实佐证材料。而今独龙妇女穿翻领对襟衫,下着长裤或长裙,胸前斜挂一块自织条纹麻布,以竹针拴结,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同时,她们还保留着戴多串料珠项链,戴耳环和手环的传统;有的人受傈僳族的影响,在头部还戴上用贝壳和料珠做成的头饰,平添几分风采。
独龙族男子的服装与女装相近,最具特色的仍是那条胸前背后斜挂的自织条纹麻布,人称“独龙毯”,显示出粗犷豪放的风格和古朴原始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