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下午, 17-4 月-2006

中华民族 – 景颇族的饮食习惯

景颇族的饮食习惯

在“三山四水”构建而成的德宏大地上,美丽富饶的潞江坝子、盈江坝子、瑞丽坝子里聚居着凤尾竹般秀颀的傣族人民,而大娘山、打鹰山、高黎贡山上,景颇族、佤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同胞的山寨,则淹没在绿浪翻滚的森林中:菠萝、牛肚子果(菠萝蜜)、芒果、芭蕉、桔子、柚子。核桃……硕果累累;黄连、红花、使君子等野生药材遍地皆是;虎骨、鹿茸、麝香是特产的名贵药材;虎、豹、熊、鹿。麂子、水獭、野猪、猴子是经常出没的异兽;红木、捕木、竹子、椿木、咖啡、茶叶、橡胶等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蓬勃旺盛……好一阵景颇山的风,好一朵佤山的云,向你吹来,朝你飘来,恰似众仙赶赴瑶池蟠桃宴,腾云驾雾飘过青枝绿叶间,听芒锣一响群山应,看肩佩长刀英俊的景颇小伙,胸佩银色勾月秀发齐腰的侗族姑娘,把你簇拥进家,干上一竹筒米酒,坐下来吧,尝尝用芭蕉叶包好的各种珍稀奇肴……仿佛隆重壮观的“目脑纵歌”,景颇山的菜肴丰富奇谲,尤其擅长煮、烤、春的技法,酸辣够味儿,酥脆可口。其料理除瓜、豆、青菜、洋芋等不需精耕细作的大路菜外,还有竹笋、野生的香芹、水芹、野蒜等山茅野菜,真是靠山吃山了。 煮菜多为一锅煮,打蘸水吃,如“酸粑菜”,用绿菜与酸笋白煮,蘸着用豆豉、辣子、盐调制的蘸水,不见星点油渍,纯粹素食,山野风味极浓。春菜名目繁多,或煮熟后春,或生春,菜蔬多采野生的,春时都加上盐和豆鼓等调料,细茸鲜嫩。汁滋液润,盐味入里,酸辣可口。如春折耳根,着成上桌名曰“鱼腥菜”,不但有股子杏仁香味儿,还是清热解毒消炎的药膳蔬菜。肥厚且极少苦涩味的马蹄菜从田埂、河沟边采来洗净,拌上辣子、酸茄、豆鼓、盐巴等佐料用竹筒着揉,即可取食,是景颇人最喜爱的一道菜。若在春菜时,再加以几茎清香奇特的野芫荽,好像放进了一种老牌名优佐料,春出的菜更香更浓,且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等毛病也人口病除,正不必高价索求什么“三九胃泰”之类。烤菜也离不开春法。除猪肉外,景颇人还捕获点子、山羊、野猪、野牛、野鸡、雀鸟和鱼、蟹。田螺等来烤吃。一种吃法是放在明火上烤至香脆后与野菜一同着成泥而食;另一种是烤熟后蘸盐巴、辣椒吃。最够味儿的是“春干巴”,把牛干巴或麂子干巴埋入火中焐熟,用刀春捶松后撕着吃,撕不动,咬不下时,又去火上烤烤,又春捶春捶,直至咀嚼干净。结婚、走亲戚、新媳妇回娘家送的礼品中,也一定要有烤熟的竹筒鱼,以示尊敬和美好的祝愿。还有一肴――“景颇蒸肉”,把猪肉或牛肉剁成肉泥,拌上腌菜、盐,辣椒等佐料搓成团用芭蕉叶包得严严实实放到蒸笼里去蒸,或者埋进浅土里,上面烧上一堆火“蒸”熟,这样的蒸肉,野味十足,特别香鲜。景颇山的野味也出奇制胜,特别保留了人类童年的昆虫为食的习俗。黄蚂蚁蛋从蚁穴中取出,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晾干,与鸡蛋混合炒吃,味美无比。去掉翅、足的鸣蝉放火锅中培烤后,再用油炒食,其味香脆,是下酒佳肴。在竹林中寻觅到被竹虫钻蛙的洞,顺着往上一节剖开,竹蛹就抖落出来一小碗,半小碗。将竹蛹剁细加上炒米粉和佐料,用生菜沾食,或用水稍煮一会,捞起用油煎食,或与鸡蛋一起炒吃,或培干作下酒菜,都以富含蛋白的本质,特异的风味成为待客的上品。最奇谲的是吃花蜘蛛。这种蜘蛛有拇指一样大,结黄网,身上有黄黑相间的花斑,娃娃们最喜欢捕捉。捉到后,放在火上烤去破脚,蜕去皮甲,夹在米饭中当菜吃,其美味不亚于鲜香四溢的烤猪肉。还有一种景颇语称做“起柯”的“牛屎虫”蛹,有两三个拇指那样粗,颜色纯白,从地穴里挖出来洗净后放在锅里稍煮片刻,捞起来配上佐料与鸡蛋一起煎食,不但味殊,而且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 景颇人之爱野味,甚至浸透到情爱之中。自由恋爱中,小伙子如爱上某家姑娘,即摘取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送给姑娘。树叶表示对姑娘有说不尽的话,树根表示深深的思念,大蒜表示要姑娘珍惜恋情,辣椒表示小伙子求爱之烈,火柴表示小伙子义无返顾的求爱态度。在澜沧、孟连一带的景颇族青年互相恋爱时,还赠送一封由一对针、两串野芦谷、两根头发、一对钮扣、一块槟榔、八片茅草蕨菜叶“写”成的情书,表示思念、约会、沉醉、永不分开,同甘共苦,百头到老的丰富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