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下午, 23-12月-2005

中华民族 – 晋米族婚俗

晋米族婚俗

锁媒人
晋米族的传统婚礼是别致而又隆重的。正式举行婚礼的前三天,就要由媒人领上两个人,把传统的礼物背到姑娘家。这三个人要在姑娘家的寨子里做三天三夜的客,寨子里每家里都要请他们喝酒吃肉,这三个人一定要能说会唱,尤其媒人是要唱歌能手。因为每到一个亲戚家都要对歌。唱赢就好,唱不赢 就得向主人敬酒,请求宽恕。

三天三夜过去的,清早由男方去的两个客人和女方的送亲 客人簇拥着新娘上路,媒人却被锁在一间屋子里了,屋内陪锁 着一位女方的歌手,屋外由两个姑娘手拿钥匙守着锁,听里面 的动静。主方歌手先唱:,‘东方一把海螺锁,把媒人锁在这屋头了,南方一把珍珠锁,把媒人锁在这屋里头了:西方一把黄铜锁,把媒人锁在这屋里头了;北方一把白玉锁把媒人锁在这屋里头了;中间一把金子锁,把媒人锁在这屋里头了。”如果媒人是行家里手,就这样门唱开:我来到珍珠贵的亲戚家三天三夜,三道门我都口开了;这个寨子里每一家我都做过客领受了盛情的好酒肉。到了今天这个吉祥的日子,是把你家的姑娘接走的进修了。你家是把我锁不住的,我用海螺钥匙,把东方的海 螺锁打,我用珍珠钥匙把南方的珍珠锁打开;我用黄铜钥匙,把西方的黄铜锁打开;我用白玉钥匙,把北方的白玉锁打开;我用金子钥匙把中间的金子锁打开。我打开五把宝锁打,要把你家最好的一朵花采走了。”媒人唱赢了,守门的姑娘连忙开锁放人,媒人就去追送亲的队伍。要是唱不赢,就向亲娘的父母 敬酒或送一点钱,求得宽恕才能脱身。

媒人走到寨口,还要过一道难关,寨子里每家背一坛酒在寨口守候,媒人要把每家的 酒吃一口才能走。即使喝醉了,被抬送回去也得喝,而机智的 媒人――般是不会喝醉的。 如果路太远,新娘一天接不到家,那一定要在途中的岩畔 山腰或树下,用青枝绿时搭的亲棚里过夜,不能到别的寨子去投宿。新郎这方的寨子里,每家都背上一坛酒,到寨口去迎接送 亲的客人。两边相见时,要互相送花致意,然后在寨口吃一台酒,才把新娘送进屋内,进屋后听从赞礼人的指挥,新郎和新 娘按男左女右的位置,跪在火塘下方铺好的新草垫上,朝着火 塘上方神圣的锅庄,双双磕三个头,敬拜之后,锅庄两边接男左女右的位置放着两把松明火,要由新郎和新娘互换位置。接着锅庄后小神案上两盏油灯,要由新郎和新娘亲手各燃一盏。按过去迷信说法,夫妻俩谁点的灯先熄,谁就先死,在进行这庄严肃穆的传统婚仪时,送亲客一律不进屋。礼拜完毕,新娘 由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妇挽着手坐到女人坐的火塘右上方。这时送亲客和新郎方的主要客人都进到屋里,手牵手地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每人面前放一碗酒,一份肉,一边吃一边就开始热闹的对歌。歌由媒人这样开头:

“我到舅舅家去接姑娘。 按礼节敬奉了舅爹和舅妈; 叔叔婶婶全问了好, 兄弟姐妹的礼也来拉下, 我到所有的亲戚家做了客, 最后又唱开了宝锁五把; 把东方的海螺花,南方的珍珠花, 西方的黄铜花,北方的白玉花。中间的金子花,

全采到这屋里来,变成了一大蓬团结花。”

媒人一唱完,主客双方的对歌便热烈开始了。普米中出色的歌手多 的是,几乎每个客人都能唱几首。火塘四周此起彼伏的歌声, 冲出温暖的木楞房,和院落四周弥漫着酒肉香的空气融合,使 喜庆气氛更加热烈。兴致勃勃的对歌,可以自由的持续下去。 当夜幕降临山寨的时候,屋外清脆的竹笛和悠扬的芦竺。 便吹响了打跳的旋律。这时热闹的人群便由温暖的火塘涌向欢 乐的草坪。用青枝绿叶搭成的亲棚下,通红旺盛的簧火映照着 彩色舞圈,舞圈波动着快乐波涛。人们可以尽情狂欢,直到深夜。